中華茶文化的對外傳播發展
編輯時間:2018-10-23 來源:www.jaxx.cc
中華茶文化的對外傳播發展
中華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內涵,具有很強的民族性,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,也越具有世界性。中華茶文化在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中,也不斷地向周邊國家傳播,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。
、挪枞氤r半島
朝鮮半島在四世紀至七世紀中葉,是高句麗、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時代,據傳六世紀中葉,已有植茶,其茶種是由華嚴宗智異禪師在朝鮮建華嚴寺時傳入至7世紀初飲茶之風已扁及全朝鮮。后來,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,逐漸統一了全國。
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,中國與濟、新羅的往來比較頻繁,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關系也比較密切。特別是新羅,在唐朝有通使往來一百二十次以上,是與唐通使來往多的鄰國之一。新羅人在唐朝主要學習佛典、佛法,研究唐代的典章,有的人還在唐朝做官。因而,唐代的飲茶習俗對他來說應是很親近的。
新羅的使節大廉,在唐文宗太和后期,將茶籽帶回國內,種于智異山下的華巖寺周圍,朝鮮的種茶歷史由此開始。朝鮮《三國本紀》卷十,《新羅本紀》興德王三年云:"入唐回使大廉,持茶種子來,王使植地理山。茶自善德王時有之, 至于此盛焉"。
至宋代時,新羅人也學習宋代的烹茶技藝。新羅在參考吸取中國茶文化的同時,還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禮。這套茶禮包括
一、吉禮時敬茶;
二、齒禮時敬茶;
三、賓禮時敬茶;
四、嘉時敬茶。
其中賓禮時敬茶為典型。高麗時代迎接使臣的賓禮儀式共有五種。迎接宋、遼、金、元的使臣,其地點在乾德殿閣里舉行,國王在東朝南,使臣在西朝東接茶,或國王在東朝西,使臣在西朝東接茶,有時,由國王親自敬茶。
高麗時代,新羅茶禮的程度和內容,與宋代的宮廷茶宴茶禮有不少相通之處。
、撇枞肴毡
中國的茶與茶文化,對日本的影響為深刻,尤其是對日本茶道的發生發展,有著十分緊密的淵源關系。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具典型性的一個內容,而日本茶道的發祥,與中國文化的熏陶戚戚相關。
中國茶及茶文化傳入日本,主要是以浙江為通道,并以佛教傳播為途徑而實現的。浙江名剎大寺有天臺山國清寺、天目山徑山寺、寧波阿育王寺、天童寺等。其中天臺山國清寺是天臺宗的發源地,徑山寺是臨濟宗的發源地。并且,浙江地處東南沿海,是唐、宋、元各代重要的進出口岸。自唐代至元代,日本遣使和學問僧絡繹不絕,來到浙江各佛教勝地修行求學,回國時,不僅帶去了茶的種植知識、煮泡技藝,還帶去了中國傳統的茶道精神,使茶道在日本發揚光大,并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和精神內涵。中國茶葉文化,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浙江的佛教對日本的影響和日本遣使、學問僧在浙江的游歷。在這些遣唐使和學問僧中,與茶葉文化的傳播有較直接關系的主要是都永忠和澄。
都永忠在興仁寶龜八年(唐代宗大歷十二年,公元777年),隨著唐使到了中國,在唐朝生活了二十多年,后與澄等一起回國。都永忠平生好茶,當弘仁元年(唐憲宗元和十年,公元815年)四月,嵯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賀的韓琦,經過梵釋寺時,作為該寺大僧的都永忠,親手煮茶進獻,天皇則賜之以御冠。同年六月,嵯峨天皇便命畿內,近江、丹波、播磨等地種茶,作為每年的貢品。后來,茶葉逐漸成為宮廷之物,深受寵愛,并逐步向民間普及。
傳播中國茶文化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日僧澄。澄到浙江后,便登上天臺山,隨從道邃行滿學習天臺宗,又到越州龍興寺從順曉學習密宗,永貞元年(805年)八月與都永忠等一起從明州起程歸國。從浙江天臺山帶去了茶種,據《日本社神道秘記》記載澄從中國傳去茶種后,植于日吉神社旁(現日吉茶園)。澄在將茶種引入日本的同時,也將茶飲引入了宮廷,得到了天皇的重視,具有與都永忠同樣的功績。
澄之前,天臺山與天臺宗僧人也多有赴日傳教者如天寶十三年(754年)的鑒真等,他們帶去的不僅是天臺派的教義,而且也有科學技術和生活習俗,飲茶之道無疑也是其中之一。
南宋時期,是中國茶道外傳的重要階段。日僧榮西曾兩次來華。榮西一次入宋,回國時除帶了天臺新章疏30余部60卷,還帶回了茶籽,種植于佐賀縣肥前背振山、拇尾山一帶。榮西二次入宋是日本文治三年(宋孝宗淳熙十四年,公元1187年)四月,日本建久二年(宋光宗紹熙二年,公元1191年)七月,榮西回到長崎,嗣后便在京都修建了建仁寺,在鐮倉修建了圣福寺,并在寺院中種植茶樹,大力宣傳禪教和茶飲。
在此期間,中國宋代的茶具精品--天目茶碗、青瓷茶碗也由浙江開始相繼傳入日本。在日本茶道中,天目茶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日本喝茶之初到創立茶禮的東山時代,所用只限于天目茶碗,后來,因茶道的普及,一般所用茶碗為朝鮮和日本的仿制品,而天目茶碗益顯珍貴,只限于"臺天目點茶法"和其它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,如貴客臨門或向神佛獻茶等。
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,是由奈良稱名寺和尚村田珠光1425-1502年),將平民聚合飲茶的集會"茶寄合"與茶會"茶數寄"合二為一形成的禪宗點茶法。自珠光完成了茶道的建立后,千利休(1522-1591年)繼續發揚光大,提煉出"和、敬、清、寂"茶道四規,而取得"天下茶匠"的地位。從此以后,日本茶道流派紛呈,各具特色,但"和、敬、清、寂"四規和待人接物的"七則",仍然是茶道的主要精神。整個日本茶道藝術,無不體現出與佛教的息息相通,至今仍然散發著中國唐宋時代的文化氣息,保留著浙江天臺山、徑山等地的佛家飲茶遺風。
、遣枞攵韲
中國茶葉早傳入俄國,據傳是在公元六世紀時,由回族人運銷至中亞細亞。到元代,蒙古人遠征俄國,中國文明隨之傳入,到了明朝,中國茶葉開始大量進入俄國。
至清代雍正五年(公元1727年)中俄簽訂互市條約,以恰克圖為中心開展陸路通商貿易,茶葉就是其中主要的商品,其輸出方式是將茶葉用馬馱到天津,然后再用駱駝運到恰克圖。
1883年后,俄國多次引進中國茶籽,試圖栽培茶樹,1884年,索洛沃佐夫從漢口運去茶苗12000株和成箱的茶籽,在查瓦克──巴統附近開辟一小茶園,從事茶樹栽培和制茶。
- 上一條:幾種陽虛體質的中藥調理法下一條:中醫氣功的養生機理
相關新聞
- 舌面象儀技術參數詳解 2024-11-04
- 舌面象儀怎么樣 2024-10-12
- 舌面象儀有哪些優勢 2024-09-29
- 五臟相音診斷系統可以檢測哪些疾病 2024-09-19
- 中醫體質調理是針對哪些人群的 2024-09-06
- 舌面象儀可以用于哪些疾病診斷 2024-08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