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種陽虛體質的中藥調理法
編輯時間:2018-10-23 來源:www.jaxx.cc
幾種陽虛體質的中藥調理法
心陽虛
【癥狀表現】表現為心悸、氣短(活動時加劇)自汗、胸悶不舒或痛;面色蒼白、體倦乏力、四肢厥冷、大汗出、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;舌質淡、舌體胖嫩、苔白、脈虛欲絕等。
【病因】指由發汗、瀉下太過,或勞心過度、心氣耗損或年老臟氣日衰、病后體虛所致心氣虛,進一步發展為心陽虛。
【調理方劑】桂枝加附子湯。
桂枝加附子湯
【來源】《傷寒論》。
【組成】桂枝9克(去皮),芍藥9克,甘草9克(炎),生姜9克(切),大棗3枚(擘),附子6克(炮)。
【用法】上6味,以水7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,每次100毫升,溫服。
【功效】適用于發汗大過,遂致汗出不止,惡風,小便難,四肢拘急,難以屈伸者。
脾陽虛
【癥狀表現】脘腹疼痛、喜溫喜按、畏寒肢冷、喜熱飲、大便清稀、倦怠神疲、納食減少;或泛吐清涎、或水腫、或婦女白帶量多而清稀;舌淡胖或有牙痕、苔白滑、脈沉弱。
【病因】本證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來,也可因飲食失調、過食生冷,或因寒涼藥物太過,損傷脾陽,命門火衰,火不生土而致。
【調理方劑】理中湯。
理中湯
【來源】《傷寒論》。
【組成】人參6克(現用黨參),干姜9克,炙甘草6克,白術12克。
【用法】上藥切碎。用水1.6升,煮取600毫升,去滓,每次溫服200毫升,每日3劑。
服湯后,如食頃,飲熱粥200毫升左右,微自溫,勿揭衣被。
【加減】如泄瀉較頻,方中白術改用土炒,以增加澀腸止瀉的作用。如虛寒較甚,而見,面色蒼白,手足不溫,或昏睡露睛,可加熟附子,以加強溫陽祛寒之力,名附子理中丸,或再加肉桂,名附桂理中丸,其補陽祛寒之力更大。
【功效】脾胃虛寒證,自利不渴,嘔吐腹痛,腹滿不食及中寒霍亂,陽虛失血,如吐血、便血或崩漏,胸痞虛證,胸痛徹背,倦怠少氣,四肢不溫。現用于急慢性胃炎、胃竇炎,潰瘍病、胃下垂、慢性肝炎等屬脾胃虛寒者。
- 上一條:刮痧的來歷與道理下一條:中華茶文化的對外傳播發展
相關新聞
- 舌面象儀技術參數詳解 2024-11-04
- 舌面象儀怎么樣 2024-10-12
- 舌面象儀有哪些優勢 2024-09-29
- 五臟相音診斷系統可以檢測哪些疾病 2024-09-19
- 中醫體質調理是針對哪些人群的 2024-09-06
- 舌面象儀可以用于哪些疾病診斷 2024-08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