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長壽 不知道方法這里告訴你怎么長生不老
編輯時間:2018-10-23 來源:www.jaxx.cc
想長壽 不知道方法這里告訴你怎么長生不老
很多人一直怕老去,有白頭發,怕生病,怕生活不能自理,怕自己衰老,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老年人,因為長時間保養,與自己生活習慣,看上去和年輕人沒有什么區別,真的有這樣的人嗎?
心理學家朗格教授指出,“老年人的虛弱、無助、多病,常常是一種習得性無助,而不是然的生理過程。”而“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。”
有可能嗎?
近日來一位的心理學家。他叫艾倫·朗格教授今年63歲,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,以及哈佛醫學院的老年醫學部門成員之一。朗格教授在1979年做過這樣一個實驗。
在實驗中:一個匹茲堡的老修道院里,朗格教授和學生精心搭建了一個“時空膠囊”,這個地方被布置得與20年前一模一樣。他們邀請了16位老人,年齡都在七八十歲,8人一組,讓他們在這里生活一個星期。這一個星期里,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環境里,他們聽上世紀50年代的音樂,看50年代的電影和情景喜劇,討論1959年的時事。他們都被要求更加積的生活,沒有人幫他們穿衣服,或者扶著走路。
而他們。區別是,實驗組的言行舉止須遵循現在時——他們須努力讓自己生活在1959年,而控制組是過去時——用懷舊方式談論和回憶1959年發生的事情。
實驗結果是,兩組老人的身體素質都有了明顯改善。他們剛開始大都是家人陪著來,老態龍鐘,步履蹣跚。一個星期后,他們的視力、聽力、記憶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,步態、體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顯的改善。不過,相比之下, “生活在1959年”的老人進步更加驚人,他們關節更加柔韌,手腳更加敏捷,有幾個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欖球。
從這個實驗中我們確定了,我們生命然后階段的衰老并非不可逆轉。
衰老更多是環境暗示
近年來關于衰老報道也非常多,比如衰老的很多思維定式經不起推敲。比如人老了,記憶一定會衰退嗎?
關于一些腦神經科學的證據顯示,一半以上的老年人,其大腦活躍程度與20多歲的年輕人并沒有區別。那么,到底是什么限制了他們真實的潛能?
而根據朗格教授的分析,這是因為我們身處一個崇拜青春而厭棄老年的社會。年輕的時候,我們想當然地以為自己永遠不會老。與此同時,我們固執而輕率地認定衰老和能力減弱有著然的聯系。某天早上我們醒來,驚恐地發現自己已步入老年,這種思維定式往往具殺傷力。當我們發現自己記性越來越差時,現成的解釋似乎就是——我們老了,而很少再去尋找其他的可能性,比如也許是我們失去了記憶的動機和意圖?
不過在很多事實上,很多心理實驗都證實,一個人衰老的速度與環境暗示很有關系。與一個比自己年輕的人結婚往往長壽;相反,與一個比自己年老的人結婚往往短壽。一個經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顯老,因為制服沒有老少之分,沒有年齡暗示。
“如果將‘變老’看成是一個時間的過程,一種自然的變化,我們會發現年老的許多好處。”
在20多年前的一個養老院中,朗格教授發現,當一個老年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控制權時,比如他能決定在哪里招待客人,玩什么娛樂節目,他會比那些被照顧的老人更加快樂,更愛社交,記性更好,而且活得更久。
專注當下能延緩衰老
有人問朗格教授,是否想過讓自己回到30年前?
她笑著說:“如果你是一個懂得專注力的人,年齡從來不是問題。無論你20歲,30歲,或者60歲,你都在體驗當下,在自己的時間里加入生命的體驗。”
用她自己的話來說,“專注力”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實踐——留意新事物,積尋找差異。置于“當下”狀態,可以讓你對人和環境重新敏感起來,向新的可能性敞開。而那些我們多年來稱之為“智慧”的東西也會變得可疑起來。比如,“我們太容易接受一種疾病的標簽了,比如癌癥、抑郁癥等。”
不確定性才是現實世界的本質狀態。朗格教授就在積尋求這種不確定性。朗格教授熱愛網球。年輕時,她摔斷了腳踝,醫生說她從此會瘸腿,再也不能打網球了。但現在她雙腿健康,仍然在打網球。30多年尋求積可能性的實踐,使她將身體和心靈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,度過了一段非凡的歲月。一旦了解這種不確定性,就會發現,人生中我們可以控制的部分,包括健康和快樂,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。
衰老成為人們害怕的一個詞匯,也很實際,但是如果有好的鍛煉方式和方法肯定還可以保持的很好。
- 上一條:怎么樣可以解酒下一條:上班族竟是肥胖的高危人群
相關新聞
- 舌面象儀技術參數詳解 2024-11-04
- 舌面象儀怎么樣 2024-10-12
- 舌面象儀有哪些優勢 2024-09-29
- 五臟相音診斷系統可以檢測哪些疾病 2024-09-19
- 中醫體質調理是針對哪些人群的 2024-09-06
- 舌面象儀可以用于哪些疾病診斷 2024-08-28